嬰兒出生之后的頭幾個月是很脆弱的,很容易出現發熱發燙的狀況,假如出現了這種情況,新手爸媽如果不知道應對方法的話,手忙腳亂,一方面會導致父母解決問題的進度,另一方面寶寶也不舒服,還容易耽誤治療時間。
下面田螺阿姨小課堂給你講解一下2~3月大的寶寶容易出現哪些問題,以及這些問題呢的應對方式。
一、腸胃脹氣。
脹氣對于初生的寶寶來說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,嬰兒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,進食較容易產氣的食物的話就容易出現脹氣的現象。但這并不意味著寶寶就是生病了,只要處理得當,一般幾天就好了。
如果是采用的母乳喂養的嬰兒,那么媽媽可以減少食用比較容易產氣的食物,比如高纖維食物、高淀粉食物、易產氣的蔬菜、奶制品。比如西藍花、土豆、番茄、玉米、酸奶等。
假如嬰兒出現脹氣的現象,那么家長可以將手放在寶寶肚臍旁邊,順時針幫寶寶輕輕揉揉肚子。
媽媽們在喂奶之后也要注意拍嗝,喂奶之后把寶寶豎著抱,輕拍寶寶的后背。如果寶寶出現脹氣揉肚子并不能解決,那么媽媽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。
二、腸絞痛。
腸絞痛也是新生兒寶寶容易出現的狀況,假設寶寶出現腸絞痛,家長可以讓寶寶趴在家長的手臂上,但假如寶寶表現出明顯的抗拒,那么家長就不要這樣做了。出現腸絞痛的時候,也可以為寶寶輕揉肚子。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,兩只手交替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。
三、厭奶。
寶寶假如厭奶的話,媽媽們首先要保持心態平衡,不要因為寶寶不吃奶而心情煩躁,也不要強迫寶寶吃奶。媽媽們可以選擇在寶寶入睡前或者剛醒過來的時候嘗試喂奶,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嗆奶。
也可以增加寶寶的運動量,練習翻身、爬行,多做運動。消耗寶寶的體力,提升寶寶的食欲。
各位家長注意了,寶寶在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,即使哭鬧不止,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著急,俗話說,關心則亂,只有家長先穩住心態,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。如果可以自行安撫寶寶就可以自行解決,假如無法安撫,那么就要及時就醫。YT
推薦閱讀》》》》》: